精實新聞 2013-11-04 08:44:38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中信金(2891)上週「一日雙併」,震撼市場,總資產一下躍升至3.5兆元以上,排名僅次於臺灣金、國泰金(2882)及富邦金(2881),名列第四;事實上,在主管機關有意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打造一到兩家亞洲指標性銀行下,國內金融機構無不想爭取門票;新一波的卡位戰也悄然開打。

全球經濟成長東移,亞洲成為全球金融界的目光聚焦所在,台灣金融業享有地利之便及與大陸/東協市場每年人流、物流及金流的基礎,成為有機會與國際金融集團較量的條件。而因國內金融市場長期面臨過度競爭的低利紅海,加上台灣製造業尋「低成本」而居的商業邏輯,「往外走」早已是所有國內金融業必要的選項,現階段比的只是速度及資源。

有鑑於此,金管會明確喊出未來三至五年內,希望打造一到兩家亞洲指標性的銀行,具體的評估要件包括全球資本或資產排名、亞洲區設點家數佔比及海外分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獲利佔全行比重等。為達成該等要件,國銀業者新一波的卡位戰開打,兆豐金(2886)及中信金因本來國際化程度就在業界排名前位,被認為是「保障名額」,其他像是國泰金、富邦金、玉山金(2884)、第一金(2892)等,這幾年在中國及東協市場布局的企圖,亦被評選頗具入圍機會。

事實上,為爭取政策門票,也為突破現階段國內金融市場幾乎全數陷入ROA(資產報酬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雙低的窘境,不少金控已鴨子划水布局多年。國泰金及玉山金今年分入主柬埔寨SBC銀行及UCB銀行,看好的就是該國金融市場對外友善程度及發展潛力,其他像是國泰金原已在越南享有的優勢地位,第一金等也對併購東協銀行躍躍欲試,兆豐金亦加速東協據點的擴張等,都是顯例。

相較於國銀瞄準東協等開發中國家,中信金則擴大進軍日本市場,上週一舉併下台壽保(2833)及日本東京之星,且相較於併購台壽保的褒貶不一,多數外資對於併下日本東京之星,倒是給予正面評價,一方面是因買價/淨值比僅0.52-0.53倍,低於行情價,另方面因中日企業特殊的歷史情結關係,商業上又非全無連結,反倒給予第三方如台資居中中介的商機,中信金藉由併下東京之星及與日本地區型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建立的網絡,最有條件爭取中日商界間接互動的商機,成為其他金控較難複製的優勢。

其實,既然是要走出去與外國金融機構競爭,資本恐是既現實又無法不正視的基本門檻,畢竟在新巴賽爾協定將上路下,金融機構的資本越來越值錢,台灣金融界的籌資也早已不如十幾、二十年前的輝煌期容易,因此,現有的資本優勢也成為外界檢視是否具有爭取國際化的條件之一,以此看來,臺灣金、富邦金、國泰金、兆豐金、中信金等,應該都有相對勝出的條件。

而以海外獲利佔比來說,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兆豐金,去年海外分行及OBU的獲利佔比已突破五成,其他如國泰金及中信金,目前旗下銀行該比重也已有三至四成水準,隨海外業務利潤優於國內的趨勢延續,未來比重逐年拉高應可期,成為卡位亞洲指標性銀行的積極條件。

(圖說:上週中信金合併台壽保記者會現場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