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精實新聞 2014-02-19 19:04:28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最近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一席要力拱國內金融業打「亞洲盃」談話,讓國內金融業對走出去的期待又起,事實上,不只金融業,國內除了高科技業外的眾多產業,都得要有「Do or Die」的認知,把眼光從島國、兩岸放大至鄰近有地域優勢的亞洲市場,提升主戰場的規格。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幾度強調,台灣的金融業布局亞洲有急迫性,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相較於日益茁壯陸銀或其他東南亞指標銀行的規模,台灣銀行業僅有三家總資產列入全球前200大,且沒有一家晉升前100名。根據金管會蒐集的資料,如果要排名全球前百大,總資產要有2千億美元以上、換算台幣超過6兆元,以去年底台銀總資產為4.251兆元來看,還有逾四成的待增長空間。

當然,整併是擴張資產規模最快的方法,但站在股東的立場,也得兼顧長期資產報酬率,因此能提供長期報酬率與壯大資產的併購,自然是各家金融業者所期盼的;而既然主管機關已明確表態,期待國內金融業者壯大資產規模及資本強度,可以想見,未來幾年金融業保留現金、改發股票股利,重要性可能逐年增加,且對現階段還處游資極盛的金融環境來說,金融業要增資不愁沒有金援,只怕沒有「Story」(故事),假設如中信金併日本東京之星、國泰世華銀及玉山銀各吃下SBC及UCB主要股權,被外界正面視為有效的資金運用,就不怕沒有併購銀彈。

而在如星展銀行、Maybank及Hana Bank等區域型國際銀行,都以子行模式擴張海外據點下,台資銀行如果還是用一個分支機構一個分支機構的「一步一腳印」,就好像是「手槍對上機關槍」,恐寡不敵眾,因此可以想見,將有越來越多有資本實力的國內金融業者會趁此波新興亞洲市場動盪之際,以併購加速佈局。

不只銀行業,證券業也是如此,目前國內證券業淨值達200億元以上者有8家,最大的元大寶來證淨值甚至超過900億元,雖比起大陸龍頭券商的中信證券,仍有約五倍的差距,但至少不若兩岸銀行業差距懸殊;且過去元大寶來證資本適足率都有500%以上水準,是法規規定下限150%的三倍以上。

凱基證去年第三季底的資本適足率也有350%以上,其他一拖拉庫的券商資本適足率也都超過250-300%,全屬資本過剩,過去礙於台股業務動能急縮、轉投資海外又受限額影響,金控旗下的券商不少都是擔任減資上繳母公司,以支援其他子公司業務發展的二線軍角色,一旦開放了轉投資限額,券商將更有空間對外啟動併購,帳上資本也將從「包袱」變成「資產」。

其實,要走出台灣、爭取亞洲盃甚至全球盃資格的產業,豈只有金融業,過去生技醫療產業雖然也不乏以外銷為主的次族群,如醫材、原料藥等,近一兩年來想要借力使力、突破台灣困局的動作也加大;美時(1795)私募引進艾威群,確立了將成為亞洲指標特殊學名藥廠的地位,本波上漲以來市值已是四、五倍跳升(以私募增資後股本計算);先前產品一直叫好不叫座的華廣(4737),私募引進了大陸本土血糖儀龍頭三諾生物,算是技術+通路+市場的結合。其他像是台微體(4152)等選擇大陸、韓國等地強力的「地頭蛇」結盟,中天(4128)集團、健亞(4130)也都有中國當地不錯的策略夥伴,看的都是對方在大陸市場的實力。也因同樣都是母國市場小,因此無論是「瑞士模式」或「以色列模式」都成為國內生醫產業發展的顯學。

不過,要提醒的是,曾銘宗對金融界警示的「勿將風險集中於大陸」,同樣也適用於其他產業,太多公司之前對中國大陸懷抱過度的夢想,認為兩岸協商之門一開後,從此登陸布局海闊天空,產品銷售就可坐享人口紅利,無奈這幾年兩岸在不少產業已從合作轉為競爭,其中以科技業受害最深,這樣的困境,如果台灣業者不提早體認,未來也難免將重演於其他產業;或許業者真的應該把眼光從大陸放寬至整個有地域優勢的亞洲市場,才能避免被政治掐著脖子走,反倒動彈不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